阴阳合约!神秘代言!伦纳德的合约风暴!

作者:9球直播官网

一个看似平静的夏天,一颗重磅炸弹在NBA炸响。



资深记者Pablo Torre公开指控,快船和当家球星伦纳德之间,存在一份高达2800万的假代言合约,而背后牵涉的公司,正是快船老板鲍尔默曾投资、同时又和球队签下高额赞助的环保企业Aspiration。

指控矛头直指Aspiration,这家公司在2013年创立于洛杉矶,2021年鲍尔默以个人名义投资了5000万,而几乎同一时间,快船也和Aspiration签下了一份价值3亿、长达23年的赞助合约。

更微妙的是,Aspiration在此期间还和伦纳德签下了一份四年2800万的代言合同。但这份代言看上去更像是一份挂名协议,根据调查,伦纳德几乎没有为该品牌做过任何公开宣传。

合约条款中还赋予了伦纳德最终决定权,也就是说,他完全可以不为Aspiration出席任何活动,但每年依旧能收下700万。而这份合同的付款周期,恰好和伦纳德效力快船的时间线高度重合。



记者后续也在Aspiration破产文件中发现,伦纳德的公司名列债权人名单之上,还有700万没有支付。这笔代言费不仅真实存在,还留下了法律记录。

更惊人的是,Aspiration的前财务人员证言显示,公司内部曾直言这笔钱是球队规避薪资上限的操作。甚至在公司财务吃紧时,支付给伦纳德的款项依然是优先选项。媒体也在跟进爆料,伦纳德除了2800万现金代言外,还通过Aspiration创办人的股份分配,额外拿到约2000万的股票补偿。

将所有线索放到一起,基本可以提出几个关键点:

金钱背景上,鲍尔默个人投资Aspiration5000万,快船也和其签下了巨额赞助;高额代言中伦纳德获得2800万现金代言+2000万股票,总额基本接近鲍尔默的投资总额;而代言合约中没有宣传要求,但报酬丰厚且合约期限和效力快船的时间线绑定。

此外,破产证据中伦纳德的公司列为债权人,足以证明合同真实存在;而Aspiration内部员工更是直言,此举就是为了规避薪资上限。



简而言之,这笔交易看起来就是假代言的真补偿,快船通过第三方公司出钱,补上了劳资协议下无法支付给伦纳德的额外薪水。

当然,快船和鲍尔默并非第一次陷入类似争议。2015年夏天为了招募小乔丹,他们曾安排了一份和雷克萨斯的20万代言合同,最终这次违规招募被联盟发现,快船被罚款25万。

此外,在伦纳德加盟快船的过程中本就伴随质疑。当年他有机会签下4年1.41亿顶薪,但是却选择了3年1.03亿;后来在2021年,他也没有第一时间最大化薪资,而是选择了先签短再签长约。这些不按常理的出牌操作,确实很难让人不去怀疑其中是否另有隐情。

而更受关注的焦点,来自于伦纳德舅舅。此前他在多次谈判中被曝提出超出劳资协议范围的要求,例如私人飞机、豪宅甚至球队股份等等。尽管联盟没有给出明确处罚,但这些先例在前,外界不难怀疑,伦纳德的签约过程是否完全合规。

此外,这也并非NBA第一次遭遇阴阳合同,早在1999-2000赛季,森林狼为了续约乔·史密斯,暗中承诺未来高薪回补。结果东窗事发,森林狼被罚350万、没收5个首轮签,合同作废,吃下了堪称NBA史上的最严处罚。



1983年之前,联盟中诸如湖人、尼克斯等大城市球队财力雄厚,能够不断砸钱签约球星,而小市场球队根本跟不上。为了维持公平,NBA和球员工会谈判后在1983年引入劳资协议,决定设立一个薪资上限,规定整支球队发给球员的总薪资,不得超过联盟每年公布的薪资上限额度。

另一方面,当时协议中只加入了一条原则:

任何人不得以规避方式绕过薪资上限。

这句话看似有威慑力,但非常简略,没有任何细节,也没有列举什么行为算违规,没有清楚的处罚标准,更像是一个警告。

因为NBA当时的自由球员市场还不大,球员谈判筹码有限,联盟也没遇到过什么规避手法。直到十几年后,随着自由市场活络、合约金额暴涨,这种警告很快就显得不足了,球队和经纪人都在动脑筋,寻找各种灰色地带,围绕延后支付、关联私人公司,甚至是给出未来承诺等等来达到留人的效果。

为了避免类似事件重演,1999年劳资协议将规避条款扩写,列举了具体的禁止行为,诸如任何未经授权的私下协议、第三方支付补偿、延后支付薪资、未来合约承诺或者虚假代言、虚设职位等变相支付薪水的方式,与此同时,违反这些规定也有了具体处罚。



在这之后,NBA开始展现出重罚态度,自进入2000年代之后,球队对于这条规则的后果也心知肚明,也基本再没有人敢玩这种阴阳合约手法。

不过也是在那时,球员薪资和代言市场快速膨胀,联盟开始注意到一个潜在问题,有些球队表面安排球员退役之后进入球队高层,但实际上可能就是补发他们现役时没拿到的薪资部分。这些措施如果不加管控,很可能成为另一种变相支付薪水的暗箱操作。

到了2019年夏天,自由市场一开放就出现了很多秒签合约,有些明星球员在市场开放几分钟内就宣布签下大合约。这样的速度怎么可能是在合法开放时就立刻谈完所有细节呢。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,这些合约其实早就在背后谈妥了。

表面上看是提前商谈的问题,但实际上也触动到了联盟对于规避薪资的红线。因为如果所有人都无视规定提前完成谈判,那么诸如第三方赞助、未来承诺等利益交换行为也可能被藏在过程中,出现另一种规避薪资上限的私下行为。



于是,2019年联盟没有直接修改劳资协议,而是通过了一系列执法升级措施,把处罚力度提升,包括将提前接触球员的罚款上限提升到1000万,联盟可以没收选秀权,甚至直接撤销违规合约、抽查球队和球员、经纪人的通话记录等等。

虽然这些措施主要针对于提前接触,但也对规避薪资产生了实质影响。一旦联盟有权调查通话纪录,就更容易发现球队内部的违规操作。而在经过这些乱象以及多年来球队不断尝试的灰色操作后,联盟和球员公会在2023年劳资协议中,决定把过去遗落的规范正式写进条文,规避条款开始变得比以往更完整,处罚也更为严厉。

首先,规则条文明确包括假代言、第三方投资、延后支付、退役后安排虚假职位等各种规避手法。如果球员和球队老板关联的公司签下代言或者顾问合约,联盟可以请独立专家评估是否超过合理行情。而超出的部分自然算进薪资上限,甚至是整笔合约撤销。 处罚标准也大幅提高,球队最高可被罚450-550万,最严重时合约直接宣告无效、选秀权处罚升级,直接没收首轮。

这些措施结合,意味着规避条款从1983年的模糊状态,历经1999年翻修、2005年补充、2019年升级,最终在2023年整合成了一套几乎没有死角空间的完整制度,不仅仅只是写在纸上的条文,而是一条"随时能被检查核实、违规必受重罚"的防线。



回到快船和伦纳德的争议面对指控,快船和鲍尔默第一时间否认。球队声明称,合作关系早已结束;鲍尔默更在接受ESPN专访时直言,自己是Aspiration骗局的受害者,表示自己投资5000万仅占公司不到3%股份,没有实质控制权;而投资时间和伦纳德合约时间并不吻合;Aspiration还吸引了诸多名人投资,自己并非是幕后的唯一主导者。

随后独行侠前老板库班也替鲍尔默发声。他认为如果鲍尔默真要规避薪资,自然不会让Aspiration破产,把内部文件曝光到公众面前。以鲍尔默的身家,他完全可以私下填补窟窿。

但无论如何,质疑已经产生。联盟启动律师调查至少还需要一个月以上。届时鲍尔默需要在理事会面对所有球队老板质询,这才是一次真正的检视。

NBA薪资上限的初衷,是让小市场球队有机会竞争。但现实中,明星球员和大市场球队的结合总能催生出灰色空间,不管如何操作,本质上都是围绕着一个目的:

如何在不触碰上限的前提下,给球员更多好处?



联盟不断修补规则,但似乎一直没有能追上市场变化。也正因如此,每次爆料都会让NBA重新审视劳资制度,重新定义所谓的公平竞争。

目前来看,这场风暴的最终走向尚未揭晓。一旦指控成立,快船自然面临严厉处罚,伦纳德的声誉也将受到冲击。特别是在联盟扩军、放大转播市场、全球化发展的关键节点,这样的丑闻显然不是好消息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标签